close


佛教起源於印度,寶塔這種建築也是從印度隨著佛教而傳來的。那麽,塔與佛教有什麽關系呢?我們從佛教經典上得知,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“舍利”用的建築物。舍利,為梵文的音譯,也有譯作“設利羅”、“室利羅”的,原文的含義為屍體或身骨。據佛經上說:釋迦牟尼死後,弟子們將其遺體火化,結成了許多晶瑩明亮、五光十色、擊之不碎的珠子,稱為舍利子。還有其他的身體、牙齒、毛發等等,也稱為舍利。後來又加以擴演,凡“德行”較高的僧人死後燒剩的骨齒遺骸,也稱為舍利。

在佛教中,舍利是一種至高無尚的神聖物品,尤其是早期那種被稱作釋迦牟尼的舍利,更是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對象,猶如佛即在此。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和信仰。信徒們都爭著要舍利供奉。為了保存舍利,就得有莊嚴的建築物。於是“塔”便產生了。

塔的梵文是墳冢的意思。當塔傳到中國來的時候,印度的已經過了較長的發展時期,除了墳墓之外,還有在靈廟石窟內建造或雕刻的塔。譯成中文的時候,各家所譯各式各樣,有音譯的,有意譯的,也有按其形狀譯的。例如:堵波、私偷簸、偷婆、佛圖、浮屠、浮圖、方墳、圓冢、高顯、靈廟等等。據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所載,即有二十多個譯名。而“塔”字究竟起於何時,歷來在辭書、字典以及佛學經典方面,均有不少的考證。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,著名學者阮元,在他的《經室集》續集三《塔性說》一文中,作了概括的敘述:東漢時,人們把釋迦牟尼教的教義和傳教人都稱為“浮屠”。而他們所居住、所崇拜的別無他物只是一座七層、九層、高數十丈,層層有樓梯欄桿的建築物,古印度文稱做“堵波”。晉、宋、姚秦間,翻譯佛經的人,把堵波這個字與中國的原有東西相比較,沒有這樣的東西,也沒有相應的文字。把它譯做“臺”吧!而臺又不如它的高妙,於是便另外造出一個“塔”字來。“塔”字首先見於葛洪的《字苑》。

“塔”這一字造得很好,它采用了梵文佛字“布達”的音韻,較舊譯浮圖、佛圖更為接近。加上土作偏旁,以表示土冢之意義,也就是埋佛的土冢,這就十分切合實際內容了。

佛教的傳播,一是利用佛經來說教;二是以形象化的實物或圖畫來宣傳,佛像、佛塔就是最突出的形象。因此,佛教傳入我國的時候,佛塔就隨之而來了。

“寺”,本來是古代的官署名稱,除帝王的宮殿之外,要算是較高貴的了。因此,為印度高僧修建的房屋完成之後,就命名為寺。從此,佛寺這一名稱便成為了佛教建築的一種用語。

塔既然是來源於印度,那麽印度的塔究竟是什麽樣的?相傳釋迦牟尼的舍利被當時八個國王分別取去建塔供奉,之後,佛教信徒們在各處都相繼尋找或制造舍利建塔供奉或作紀念。其數量之多,不可勝計。起初,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一生中的重大轉折處,建了八座塔。到了公元前3世紀中葉(前288—前232年),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時期,塔的建立達到了空前的高潮。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,下令在他統領的八萬四千個小邦國中,都要建立寺塔,這即是佛教史上盛稱的“阿育王八萬四千寶塔”。以後又演義出釋迦牟尼以前的塔,例如有一種叫多寶塔的,說是釋迦牟尼在靈鷲山說《華嚴經》剛要終了的時候,忽然有一安置多寶如來金身舍利的寶塔出現於空中,塔中發出聲音贊嘆釋迦,謂之多寶塔。

印度的塔有兩種:一種是埋藏佛舍利、佛骨等的“堵波”,屬於墳冢的性質。另一種是所謂的“支提”或“制底”,內無舍利,稱作廟,即所謂塔廟。這兩種形式的塔,傳入我國之後,與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與文化傳統結合,均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。

因為“支提”式的塔在後來中國塔的發展中不是主流。原來有舍利的塔,傳入我國之後,即與我國原有的建築和文化傳統相結合,發展成中國式的寺塔。我國現在的古塔,大多是這種塔,不管它是否有舍利,總是叫著各種舍利塔的名稱。

印度最初的釋迦牟尼堵波,現在多已不存,或是經過多次毀壞又多次重建,已非原物。我們從現在保存最早的一個建於公元1世紀前後山奇大堵波的形式來看,它完全是一個墳墓的形式,中央是一個半圓覆缽形的大土冢,冢頂上有豎竿和圓盤,半圓冢之下有基臺和欄墻,前面並有梯級上下。半圓冢的外周,還有欄墻環繞。欄墻的四面辟門,安設石制牌坊門。前面牌坊門側,有技法和藝術都很精美的雕獅立柱。這與我國古時墓前華表柱的安設有些相似。在今印度北部葛拉克波縣城外45公裏拘屍那迦佛涅處,有一座覆缽式塔,雖然幾經毀壞和重修,但其形式與山奇大塔一脈相傳,仍是墳冢式樣。我國現存的許多喇嘛塔,就是從這一形式發展而來的。

印度的寶塔也在不斷發展。現在比哈爾邦伽雅縣的佛陀伽耶釋牟尼成道處的大覺塔,後面有一株“菩提樹”,樹下有一堅硬的石座,名金剛座。傳說釋迦牟尼是在這裏坐悟成道的。因此,這座大塔的形式被稱為金剛寶座式,其形式與堵波完全不同了。這種金剛寶座式塔的形式,也在中國出現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