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死如新陳代謝:我們人身體上的組織,每天都需要新陳代謝,舊的細胞死去,新的細胞才能長出來;生死也像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,舊去新來,使生命更加珍貴。葬禮是人生生命禮儀中最後一個儀禮。因此,可以說死亡是人生最盛大的節日,而葬禮則是這個節日的曲目。

 

葬禮儀在理論上具備兩方面的功能:一是割斷死人與生者的聯繫,把死者的靈魂打發到另外一個世界去,免得亡靈回來作祟;二是設想一個美妙的靈魂世界,這種美妙的構想既可以把亡靈吸引過去,同時也給生人帶來對未來彼岸世界的希望。這是就葬禮的普遍功能而言的。與其他文明形態的喪禮相比,中國以儒家為主導的死亡禮俗有著更為特殊的品性。 從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到《禮記》,儒家喪葬禮儀不斷走向系統化、完善化,其社會功能也受到統治階級的高度重視。從倫理學的視角看,三禮中喪葬禮儀的道德教化功能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。

1. 培育個人德性

喪葬禮儀作為儒家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個人德性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是強化人的內在德性,二是規範人的外在行為。 ”就後者而言,喪禮中的孝子由於剛剛失去親人,其悲哀之情達到了極點,為了節制其悲哀,故制定了各種禮儀,以便使其言談舉止適應情感上的巨大變化。

2. 調理五倫關係

在儒家看來,喪葬禮儀在調理五倫關係方面具有其他禮儀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。 《禮記•喪服四製》認為,檢驗一個人是否是孝順之子,孝悌兄弟,貞節之婦,關鍵要看他在喪葬禮儀中的行為表現,看他是否遵守了儒家喪葬禮儀的各種規定。因為繁密的喪葬禮儀能夠檢驗一個人的仁愛層次、理智水平、意志程度。 “促

3 進宗族團結

喪葬禮儀是宗法家族的一項集體性活動,在人們缺少多渠道溝通的先秦社會,每一次喪葬活動都是宗族親屬和姻親集團的一次社會聚合,在這種數百人乃至上千人參與的大規模喪葬活動中,宗法家族中的人倫親情得以有效交流,死者親屬的悲傷情緒得以安慰舒緩,宗法家族內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得以充分展現。

.4. 穩定封建秩序

喪葬禮儀對於建立和諧的社區關係具有重要作用。 《禮記•曲禮上》明確規定,在同一社區生活的人,遇到鄰居家有喪葬活動時,不能在街巷中唱歌,幫助護送靈柩時要面帶哀容,還提倡,平時與死者或死者親屬有交情的,可以去弔唁死者或慰問死者親屬。總之,在儒家看來,只要按照禮的要求行事,國家會安定有序,家庭會和睦相處,鄰里會關係融洽

因此,從總體上看,它已成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。然而,正如德國思想家海德格爾所言,天命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共同體的演歷中才能解放出來,因此,華夏民族只有在自己本真的生存中,正確地承擔它,駕馭它,選擇它,才能最終獲得自由,應民族之天命而再創輝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